摩岩石刻——龙首山
有着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南丰古城文化底蕴十分丰富,但留存的碑刻文字并不多见,而关于承载人文气息的摩岩石刻就更少。目前旴江对岸的曾巩读书岩的一侧还有四处,在西门崇真寺、石佛寺各有一处。另外一处就在县城西关的石壁上,据老一辈的人说在西关的石壁上方刻有“龙首山”三个大字。
就此事我也多次咨询过附近的居民,有的说在城门口右拐角阶梯边的岩壁上,一户居民为了扩大自家的平台,在有字的岩壁前用偌大的条石堆砌封死,里面填充了泥土,从外面已经看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
有的人说我根本没有见过,因为不关心就算见过时间长了也记不起来。也有的人说在三佛堂和城门中段的石壁上方,由于过去的违章乱建,石壁的下方全是后来修建的钢筋水泥的房子。房子和石壁的间隙很小,好几次我和熊老先生爬到房子后面的间隙里查看,有的地方勉强可以侧身通过,有的地方寸步难行,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对于这三个大字的具体位置在哪?已经困扰很多年了。大家莫衷一是,各说个话。有一天晚上半夜忽然醒来,记起小时候每年三时六节的时候,老爸都要用二八大杠的单车带着我去市山奶娘家送节,西门也是必经之路,西门关口的场景逐渐在儿时断篇的记忆中变得愈发的清晰。
因为小时候家住在一中的眄柯亭的边上,也就是古代原“琴台书院”的旧址。从高风巷出来,穿西门关口、石背、考坡岭再到市山上李家。七十年代末,全家搬到了学校二层楼的木板教室居住,后来才搬到了一中外围的教师宿舍也就是车转台的脚下,后来每次去市山基本上就从烈士陵园那条老国道走了。
从地藏寺过去的石壁下面很早以前没有房子,左边是一排低矮的民房和店铺,从目前还留存几家店铺的铺台以及内室地面看,现在的路面起码抬高了一米。原来的路面并不宽,大约比城门的宽度略小一些,用大条石铺成,辙痕遍布,凹凸不平。
三佛堂也不是现在的样子,三佛堂的大门向西,在石壁上有一条长30多米宽1米的栈道通向城楼,而且从栈道石壁上方的凿眼看,古时候应该还有拖檐。从街面上看,三佛堂就象悬空寺伫立在高高的岩壁上。“龙首山”三个大字刻在外围长度大概一米,高度四十公分左右平整的天然石壁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摩岩石刻就城门右拐角的石壁上方。
最近几天,古城的建设在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下,正在有序地推进,城门上以及石壁下方的房子也在拆除,熊老先生几乎每天都要前去看看进展情况,我也希望代表古城文化宝贵遗产的“龙首山”这三个大字早点重见天日,故有感而发此文!
有人说“文人大多都是吃饱了撑的”,呵呵,我想自己是不是也是属于这一类?兴趣有时候是副枷锁,也是不断支持你我折腾的原动力,就如同书法绘画诗词歌赋对联散文一样。但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爱好里自在的活着,乐此不疲,各自精彩。
爱好有了,内心才会不断的丰盈。沉的下心、耐得住寂寞,板凳一坐,甭管外面冷热,便也乐在其中!
后序:
神龙见首 吉祥如意
今天星期二,早上和熊老先生在古玩市场聊了一会龙首山的进展情况,分手后便去了上班,上午9.33分他打电话给我说刚才施工方打来电话说马上就要开始拆除那些房子,你有没有空咱们一起去现场?我因单位上有事走不开。
中午12点半,随着施工现场的挖机把上图那道挡土墙慢慢的挖开,首先就显露出字的外框架,再露出龙字,再完全显露出来“龙首山”三个大字,熊老先生欣喜若狂,第一时间忙打电话给我报喜。
至此,困扰多年的龙首山的真迹终于水落石出,我也跟着熊老先生一起高兴,因为大家关注此事也不是一年二年的事了。而35度的高温,77岁的高龄,熊老先生在西门关口蹲守也不是一天两天。
熊老先生主要是怕施工人员不小心损坏古迹,四处奔走呼吁,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交待施工单位拆除那些建筑时必须和熊老先生联系,他也每天都在密切关注拆除的进展。正如老先生所言: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门上人。朴实的语言让人感动!那种对古城文化发自骨子里的热爱和情怀,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由此我也想起早几年发现东门关外的惠政古桥遗址。也想起今年三月份在上水关上街发现的“龙神庙”,当我爬到那高高的脚手架上,陪着工人一锤一锤的把匾额上糊着厚厚的石灰慢慢的剥下,仔细地辨识着逐渐显露出来的文字,那种喜悦之情都有着惊人的相似。
文字,是对一座城市历史文化最好的记录,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据此,我也想起老一中大门边上那座偌大的六角石柱古凉亭,小时候伙伴们常抱着半边柱子爬上去掏鸟,遗憾的是八几年学校扩建时被拆了。
听老一辈人口口相传说叫“龙脚亭”,由于找不到古代的文字记载,大家对中间的那个字一直存疑,具体是“龙脚亭”还是“龙角亭”?因为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这关系到县龙的走向。
据县志记载:城中山,在城西,又名龙首山,为县龙入城之首。此次“龙首山”摩岩石刻在城西关口的发现,与县志相合,也与龙角亭遥相呼应。龙首山是指西门口至车转台的那一整座连绵的山脉,最高点就在车转台,如昂首的龙头。学校在东南方向,如此,学校里的那座凉亭叫“龙角亭”也就理所当然。紫气东来,县龙的走向由西向东,随山脉的起伏呈奔龙状。
今日,“龙首山”重见天日,乃南丰人民祥瑞之兆。这是千年文化古城有力的佐证,也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也必将成为古城最耀眼的景观。借用“乔山”先生的一句吉语:神龙见首,吉祥如意!
神龙见首,福佑中华!
2024年8月20日晚
【作者简介】
严达峰:网络名“七天雨”,笔名“丰南”。中华辞赋社、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月刋》、中华《诗词杂志》、《中国诗赋》、《中华辞赋》、《中国楹联报》、《中华散曲》《江西日报》等诗词刋物。偶有诗词联赋在全国征文大赛获等级奖